韵书
阳平 讀書 峿 胡牌 跿 𬬻 𬳿
去声 憎惡 鹿 制度 宿住宿 簿 店鋪 日乾也 嘱咐 绿 踿 𬬸 𫗧 𬭊 𫘧 𫐓 秿 鼿
  

清代 段玉裁《說文解字注》

人之足也。在體下。从口止。依玉篇訂。口猶人也。舉口以包足已上者也。齒、上止下口。次之以足、上口下止。次之以疋、似足者也。次之以品、从三口。今各本从口。非也。卽玉切。三部。

宋代 徐鉉 徐鍇 注釋

徐鍇曰:“口象股脛之形。”

  

清代 段玉裁《說文解字注》

足也。上象腓腸。肉部曰。腨、腓腸也。下从止。止、下基也。弟子職曰。弟子職、管子書篇名。漢藝文志以列於孝經十一家。是其單行久矣。問疋何止。謂問尊長之臥。足當在何方也。內則曰。將衽。長者奉席。請何止。止一作趾。足也。古文㠯爲詩大雅字。雅各本作疋。誤。此謂古文叚借疋爲雅字。古音同在五部也。亦㠯爲足字。此則以形相似而叚借。變例也。或曰胥字。此亦謂同音叚借。如府史胥徒之胥徑作疋可也。一曰疋記也。記下云疋也。是爲轉注。後代改疋爲疏耳。疋疏古今字。此與足也別一義。凡疋之屬皆从疋。所菹切。五部。